习近平主席主持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并举行系列活动纪实
弘扬伟大抗战精神,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奋勇前进
贯彻落实四次全会精神·年中看进展丨靶向发力纠治顽瘴痼疾

小案件大民生丨先行调解 解“薪”愁

发布时间:2025-09-03  来源:中国法院新闻网  字体大小[ ]

  法院讯(谢连群 孙婷)“法院的先行调解,又快又省事,还不用拿诉讼费,真是为老百姓办实事呀!” 近日,集安市人民法院通过先行调解,为集安市榆林镇某村20余名农民工追回4万余元劳动报酬,用高效司法服务解了群众的急难愁盼。大家领到工资后,难掩脸上的喜悦,连连向调解员致谢。

  2025年5月,榆林镇某村民组组长孙某甲到集安法院立案庭,为村里20余名农民工咨询“讨薪”相关事宜。据了解孙某乙在该村新建五味子生产基地,因该村地处偏僻,招工困难,期间正值五味子种植的关键农时,孙某乙向孙某甲求助,孙某甲组织村里20余人助基地渡过了农时难关,但孙某乙迟迟未支付劳动报酬。

  立案庭了解到被拖欠工资的20余人平均年龄超过60岁,立即开启农民工维权“绿色通道”。为减少当事人的诉累,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启动先行调解程序,调解员及时与孙某乙联系,首先向其阐明“及时支付劳动报酬是法定义务”的法理,又向其讲述“留守老人在最需要时伸出援手”的情理。经过不断努力,孙某乙当即转账3万元用于支付工资,余款1万余元近期也支付完毕。

  这场纠纷的圆满化解,不仅让农民工拿到了血汗钱,更彰显了法院司法为民的宗旨。先行调解既是矛盾化解的“快车道”,更是司法为民的“暖心桥”。集安法院将进一步做好“先行调解”+“督促履行”解纷模式,真正做到“案结事了”,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。

中国法院新闻网责任编辑亓淦玉

【免责声明】:以上图、文、音/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(本网原创文章除外),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。我们尊重原创,也注重分享。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,禁止用于商业用途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。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、法规、政策,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,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,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: 3555333776,微信号:GAN160003,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。电话:010-89525216。本网投稿邮箱:3555333776@QQ.COM。通讯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朝外雅宝路12号(华声国际大厦)1层 1 2 1号。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,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、来源:XXXXX网站。
点击查看更多评论>>发表感言:
验证码,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。